(中国)·365体育官网入口-首页欢迎您!

中青网:一刀一纸一世界,领略非遗薪火传

2020年08月17日

坚定初心始寻访,拾遗传承担使命

       刻纸是流传于金坛的一种汉族珍贵民间艺术,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明清时期,剪刻纸就在金坛地区出现,作为金坛的文化名片,金坛刻纸于2007年3月被列入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复兴以来,已有逾千余件金坛刻纸类艺术作品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并获奖。然而,这些光辉的发展历史与轨迹都无法遮挡此门技艺在传承上的困局。目前,金坛刻纸除了要在工艺创新方面不断探索、寻求突破,与此同时,“传承者”培养的工作也显得尤为紧迫。   

       7月24日,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商学院“薪火”实践团常州小分队来到金坛博物馆与教育基地“阵花所”参观、调研,我们希望通过寻访探索更多金坛刻纸的奥妙,感受传统文化之魅力,坚定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新年;同时,我们也期待通过我们的行动与号召,让更多人了解并加入保护与传承“金坛刻纸”这门文化艺术瑰宝的行列。   

初识刻纸文化,领略精妙工艺

       作为民间剪纸的一个派系,金坛刻纸以纸张为材料、刻刀为主要工具,在匠人的精心雕琢下,一幅幅生动有趣、造型逼真的镂空平面造型跃于纸上。“匠心”在精细的刀尖流动,展现着百姓的白昼晨昏、一时一刻,展现着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也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参观的过程中,我们赞叹连连,为着作品的精致,更为着匠人在其中倾注的一生执着与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坚守。   

图为金坛刻纸代表作品,巧妙的工艺让实践队员为之惊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涵 供图   

       寻访期间,一位热心的老匠师向我们介绍了刻纸的工艺流程。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便是匠师说的一句话:“从最初的构思起,便要注意形式与寓意的有机结合,充分地体现出金坛刻纸的艺术特点,接着构图、修稿、刻制、装订直至最后一步揭稿,都需要有十足的耐心与每日勤修积攒的功力作为支撑。”虽然是对技艺的介绍,但我能从言语间感受到老人家对这份艺术浓浓的热爱,一个人用一生守护着一门技艺,这份执守着实让人动容。   

小试牛刀初刻纸,感受匠心永流传

       其后,我们实践团来到了东方盐湖城的纸花阵研究所,准备亲手跟着艺术家们体验一把刻纸的过程。为了让大我们更好地领略刻纸艺术的趣味,老师傅教了我们很多技巧,比如:握笔时将刀与纸垂直,刀锋朝向自己;先刻图案里面的细节,再刻外围的形状;遇到带有弧度的地方便要动纸不动刀等等,甚是有趣。   

       而当我们执起刻刀的那一刻,我感觉:我不仅在刻纸,更像是在和旧时的人们对话。虽然看师傅们操作的时候觉得轻巧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才发觉:“难!”,划得太快容易挂过头,慢慢刻又容易将纸的边沿刻得毛毛的,老师傅不断在旁提醒我们“要集中精力,这事儿着急不来,重复动作顺势而为,要耐心要细心。”慢工出细活,最后在老师傅的指导下,一件手工刻纸作品终于完成了。欢喜的同时,我也打心底里佩服这些匠人们,他们常年守着这一小方纸片,付出的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毅力和耐心啊!   

图为在实践过程中体验金坛刻纸技艺,感受匠人的倾心而为与坚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黄涵 供图   

刀纸伴一生,文脉颂中华

       在动手操作刻纸时,我无意中发现刻刀的木把柄上盘踞着岁月的磨砺,在匠人师傅们的手腕转动间,刀柄被磨得发亮!那一刻,我内心瞬间柔软了。我特别感恩身在江南,从小便耳濡目染家乡的文化,当刻纸刻得有些疲倦时,我走到窗边远眺,见夏雨已由粗放到柔细,天际间略有晨光隐现。尽管常州古城之貌,绝大部分被现代建筑、时尚看点所替代,尽管“刻纸”一词,早已在日常语境里很少出现。但我们操刀之时,依然只听到制作刻纸的沙沙声。雨帘稠密,行人匆匆。百代风雨,曾冲刷了人间不平。我在深思:曾经毁损、今日刷新的遗迹,政绩驱使、扭曲古风的新建,连同迷蒙中的花伞、车流、绿植、巷陌、城标、商态……此时都在小小一方刻纸里归于平静。   

       非遗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刻纸的演变记录了毗陵的一条血脉。这里的人们有血有肉,有烟雨江南,有历史风韵。不管时代怎样变迁,如今漫步常州,依然能偶尔想起古时名人留下的痕迹。而今,一手技艺虽几易其主,毗陵文脉尚存,是传承才让我们得以和过去对话。也有幸听得一位刻纸传承人告诉我们,如今的金坛刻纸已渐渐步入成熟的发展模式道路,制作、零售、研究逐步有了体系。不仅在带动地方经济方面起了作用,并且把“常州金坛”这张地域名片点缀得越发精彩。但希望更多的年轻血液能够注入期间,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点燃创新的火苗。   

       此次寻访,我们被非遗传承人保持坚定的初心并一生兢兢业业传承刻纸技艺的崇高精神所折服。每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独有的魅力,而每个坚持执守的传承者,都值得我们敬佩。小小一张刻纸,承载了江南文化和手艺人的付出,我们要传承刻纸,更要重视中国地方独有的小众文化和默默耕耘的匠人精神!   

图为实践团参观金坛刻纸传承教育地,寻访金坛刻纸艺术之美。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涵   


关闭